點樣將科學、數學融入藝術與設計?(跨學科例子)

現代教育強調跨學科思維,尤其是STEAM教育,將科學(Science)、數學(Mathematics)與藝術(Arts)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創意與邏輯思維。今天分享幾個日常例子,展示點樣透過跨學科融合,讓學習變得更豐富和有趣。

 

1. 建築設計中的科學與數學

建築師在設計建築物時,必須運用科學的力學原理來確保結構穩固,並利用數學的幾何和比例來打造美學與空間感。學生可以通過模擬建造小型橋樑或建築模型,了解重力、支撐力等科學原理,同時體驗透過藝術設計提升視覺美感。

 

2. 數學幾何與藝術創作

許多藝術作品都帶有明確的數學結構,如曼陀羅圖案、分形藝術等。學生可以利用數學中的對稱、比例、分形等概念,創作有秩序感同時具美感的藝術品。例如用圓規畫出幾何圖形,設計獨特的圖案,結合理論與創意。

 

3. 科學原理與動畫設計

動畫設計中,理解光的折射、顏色混合等科學原理,有助製作更逼真的視覺效果。數學則應用於動作分析和時間控制,確保動畫流暢自然。學生在實作過程中,會同時應用理論和藝術技能,培養多方面能力。

 

4. 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

製作互動作品時,設計師要結合心理學、物理學和數學邏輯,分析用戶反應和操作流程,從而優化體驗。藝術則在視覺與介面設計上發揮創意,讓產品更吸引人。

 

香港教育趨勢

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跨學科STEAM教育,鼓勵學校設計融合多領域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能力(參考《香港教育局 STEAM教育策略》)。

 

我們的跨學科課程

我哋的STEAM課程特別強調科學、數學與藝術的融合,透過實作項目提升學生跨學科理解力及創造力,適合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與。

 

想一想

  1. 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或設計其實都包含了科學與數學的知識?如果讓你設計一件結合藝術和科學的作品,你會選擇什麼主題?

其他文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人工智能泡沫
人工科技泡沫
用科技令學生嘅創意成真
用科技(AI、Arduino、3D打印)令學生嘅創意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