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懷孕

智能懷孕?
「智能」應該讓大家聯想到人工智能,那麼智能懷孕就是人工智能懷孕嗎?是的,這情節不再只是科幻電影的情節,真的有機會成真了。智能懷孕就是由機器人運用「人工子宮」懷孕及生子的技術。甚麽是人工子宮呢?它的作用又是甚麽呢?人工子宮就是機器人模擬人體子宮的部分,負責為胚胎提供理想的成長狀態,包括溫度、營養輸送及代謝廢物處理。而人工智能也會運用技術監察胚胎的成長狀況,根據其需要給予適當的營養補充。這科技看似有助胚胎更健康地成長,而是次引起廣汎討論的也不是這科技的原理,而是其帶來的倫理挑戰。
生育自由?
在討論智能懷孕帶來的問題之前,可以先想一下,智能懷孕的發明原因是甚麽?不少人認為這個發明能有效提升生育率,幫助大量因生理條件未能自然懷孕的女性實現生育的願望。加上現今社會有許多女性因各種因素延後生育計劃,令健康風險成為生育的一大考量,對生育更為卻步。智能懷孕確實減低了女性在妊娠期間的不適及出現併發症的機率,雖然母親依然會時刻緊張嬰兒的安危,但在母親相對安全的情況下,生育壓力似乎減輕了。
親子關係?
智能懷孕的出現也讓人思考親子關係,尤其父母在胚胎成長時的角色。傳統的生育方式中,母親常被視為與胎兒有著極緊密的連繫,除了24小時的陪伴,生活上事無大小都以肚裏的嬰兒為先,還要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給予嬰兒最好的營養及關心。當母親和胎兒失去與共同成長的經歷,母親的心理建立會受影響嗎?那麽「胎教」還存在嗎?由誰為胎兒唱搖籃曲呢?父親又可以在機器人懷孕的時間做甚麽呢?
個人隱私?
不論任何人工智能科技的都會出現的問題——隱私。在智能懷孕開始的時候需要收集甚麽個人資料?在懷孕途中,父母可以探望機器人嗎?如果可以,對話内容會被當作資料進行收集嗎?嬰兒成長的過程會被記錄嗎?嬰兒出生後,還需要進行檢查,或是提供成長資料嗎?這些資料會被用作甚麽用途?似乎有數之不盡的隱私問題需要清晰列明,以保障個人資料不被濫用。
希望與挑戰
智能懷孕為家庭帶來生育的機會,同樣為社會帶來道德 的爭議,相信其支持和反對會持續一段時間。科技一直默默進步,而我們也要學會與他們共處,在科技發展與道德之間找到平衡。
想一想
- 你認為智能懷孕有助提升出生率嗎?
- 你覺得智能懷孕會普及嗎?